在中国美业原料竞相用流量建立心智,用浓度堆叠功效的当下,重组胶原蛋白正凭借着直补、再生、人源化、妆药同源等诸多优势,从一众美业成分概念中优雅突围,成为如今最炙手可热的美业新星。
据Frost&Sullivan预计,2025年胶原蛋白市场份额将超越玻尿酸成为妆品大原料成分,另合计医美医疗等相关美业赛道,2027年其终端市场将突破千亿人民币。新一代美业原料之王的月桂花环,正移交到“新王”胶原蛋白头上。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端的成功离不开技术端的权威认可。2022年7月,为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100周年,学会组织编写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丛书中将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与超分子插层结构、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等14项关键技术并列,授予其为中国最值得关注并突破了国外“卡脖子”限制的15项重大化工技术之一。
事实上,行业跨国巨头们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业内鲜有的中国领先技术。2023年9月,国际特种化学品巨头,亦是欧莱雅最大的原料供应商,赢创集团(Envonik)完成了对聚源生物的战略性投资,这是世界大型美业上游集团首次对中国进行美业生物材料的投资布局。
国内产业资本相继闻风而动,其中鸿星尔克更是跨界抢滩重组胶原蛋白。其投资公司旗下的多映生物,与全球知名的重组胶原蛋白上游供应商聚源生物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出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贴敷料、修护凝胶、妇科凝胶等多款不同应用领域的重组胶原蛋白成品。
此外,聚源生物还与鸿星尔克投资公司旗下品牌医本通达成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共同助推中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加速发展。
聚源创始人邹朝晖参加多映生物上市暨产品发布会(左三)
作为现全球最大的胶原蛋白原料供应商之一,除鸿星尔克外,聚源生物还获得了华熙生物、敷尔佳、上海家化、上美韩束、立白高姿、欧诗漫、爱茉莉Innisfree、e.l.f. 、科丝美诗COSMAX等全球超300家品牌/企业的青睐,产品出口欧洲、北美、东亚、中东、拉丁美洲的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动脉网有幸专访了聚源生物创始人邹朝晖先生,和他聊了聊中国重组胶原蛋白的发展,与聚源生物的这20年。
聚源生物创始人邹朝晖
技术领航、政策护航
20年厚积薄发,自主创新原料引领全球抗衰时代
目前胶原蛋白的原料有动物和非动物(基因重组表达)两大来源。
中国的动物胶原相较于国外起步晚、发展慢。从应用端看,整个中国国内的动物胶原蛋白原料的表观消费占全球不到10%,行业超90%的市场是在国外;从产业端看,目前国内最大的动物胶原蛋白生产商是中法合资企业,中资动物胶原厂商则聚焦于更垂直的细分市场。
重组胶原蛋白是合成生物学的产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以人体胶原蛋白序列为模板进行特定序列选取设计、酶切和拼接,连接载体后转入工程菌,通过发酵表达生产的大分子胶原蛋白。
与动物胶原蛋白相比,重组胶原蛋白具有生物活性高、免疫原性低、水溶性好等优点。此外,基于合成生物的制造工艺,重组胶原蛋白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质量稳定、批次间差异小等优点,更具规模化生产的优势。
邹朝晖向动脉网进一步补充道,相较于包括动物胶原在内的其他原料的雁行模式,中国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科研起步较早,技术和应用领先全球。早在2002年,聚源生物的合作方南京理工大学杨树林教授团队,就着手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重组胶原蛋白。
聚源的“悦娇纤”、“悦丽欣”、“悦莱欣”、“倍可丽”、“Biollagen”、“Demulcent”、“Pepwell“ 等一系列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产品,是打磨二十余年,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分,其背后拥有超过4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同时邹朝晖也指出,聚源一直秉承拥抱绿色生物的理念,重组胶原蛋白来自毕赤酵母表达体系,无外源性的病毒污染,不使用任何动物源原料,提供高效、非动物源和高质量标准的产品,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均符合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要求,是全面构建绿色智造的标杆公司。
而政策利好的频繁叠加,也为我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自2021年起我国对胶原蛋白行业密集出台产业政策,规范行业发展。而这些政策也更聚焦于重组胶原蛋白,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命名规则、管理类别、检测指标、质量要求、在医疗和制药行业的标准进行了明确规范,重塑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也直接刺激了市场情绪与行业发展。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在产业规模化上也遥遥领先,这得益于中国重组胶原蛋白打通了从原料到终端品牌的产业链通道。其中既离不开国内完善、强韧的供应链,也离不开庞大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兼具设计与质量的国货认同感更强,接受度更高。经过十余年的市场教育,大众对胶原蛋白概念较为熟悉,也为胶原蛋白的爆发厚植沃土。
全球标准,生物智造
单分子、高纯度、20吨稳定量产
聚源生物自成立之初就“聚”焦于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生产、应用一体化。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是毕赤酵母技术路线的先行者。
作为国内使用毕赤酵母合成重组胶原蛋白的原研高新技术企业,聚源生物拥有近20年的技术积淀,实现了基于重组功能蛋白从基因设计、菌株构建、产业化设计、吨级产能放大、下游应用研发、下游产品安全及功效测试的全产业链布局,是行业内领先的重组胶原蛋白全产业链公司。
公司现已开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包括Ⅰ型、Ⅲ型重组胶原蛋白、纤连蛋白等多款功能性蛋白,可年产20吨重组胶原蛋白纯品,是目前业内规模领先的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基地。其客户与业务范围覆盖国际妆品、食品、医疗器械等厂商。
作为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国内获得美国食品新原料GRAS认证的公司,聚源目前已经通过了全球多个体系认证,包括EFfCI、RSPO、VEGAN、HALAL、ISO22716、GMPC、BRC、RSPO、AVA、ISO13485、ISO9001等多个涵盖食品、妆品、医疗器械的权威认证体系,以确保聚源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合规性,在不同的认证体系下,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和可信度的产品及服务。
邹朝晖告诉动脉网,胶原蛋白的纯度对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路径和作用发挥具有重要影响。高纯度的胶原蛋白,由于其单一性,在人体内的代谢路径明确,作用可预期。而纯度较低的胶原蛋白,由于可能含有其他杂质,作用可能有好有坏,不可预期,从而限制了其在医用领域的应用。
聚源生物开发的Ⅲ型重组胶原蛋白单分子、纯度高、内毒素低于0.05 EU/mg,具有良好人体亲和性,易吸收,安全性高,能够促进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实时形成胶原网络结构,促使自体胶原蛋白再生。其在行业难点热稳定性方面也有重大突破,即使高温灭菌,也不会对聚源生物的Ⅲ型重组胶原蛋白活性产生影响。
而聚源生物开发的Ⅰ型重组胶原蛋白是基于AI大数据计算精益筛选的氨基酸基础序列,不但含有三肽信号识别位点RGD序列,另外还有更多的GER、GEK等整合素识别位点以支撑其生物学功能的实现,保证其比短序列有更强的细胞活性,拥有良好的促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的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再生、创面愈合,以及众多涉及血管再生的组织修复和填充治疗中。
此外,聚源生物开发的重组纤连蛋白也已应用于敏感肌产品中。
同时,聚源生物还储备了Ⅳ型、Ⅴ型、XⅦ型重组胶原蛋白,将于今明两年陆续投产。
积微成著,探索不止
在精耕细作中培育“研发沃土”
当下,合成生物学正处于从技术积累阶段迈向产业化的初期阶段,“选品”与“量产”是业界公认的两座“大山”,无数企业折戟于此。
关于“选品”难题,邹朝晖分享道,首先是需求明确,以终为始地通过终端的应用来倒推设计。根据目标,选基因、选性状,然后再选不同的作用或活性位点。胶原蛋白应用范围广泛,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可能需要有不同的胶原蛋白来满足。以骨修复产品为例,聚源生物在设计时会有意增大细胞粘附、细胞捕捉收集的因子,让片段更容易把细胞拉到身边来,激发细胞合成相关因子促使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
而这之中,蕴藏着一个关键的隐形支撑,即积累大量、专业的数据和知识。哪些基因片段代表着哪些功能、在不同地方这些基因片段又有怎样的表达、需要何种方式拼接组合……里面又会有很多if。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选择对应的基因序列,把它构建到菌种里。
“目前有很多菌株构建手段,同时蛋白分子结构设计的好坏也决定了下游过程的便利程度,这些都和前期积累密不可分。”邹朝晖补充道。
而在量产方面,厚植于江山制药(编者按:江山制药曾是全球最大的VC供应商,使用发酵法生产,后被帝斯曼DSM收购)几十年积淀的育菌筛菌经验,聚源生物在蛋白设计和菌种构建等方面,形成了自己技术、数据护城河。
“这其中的很多经验是难以标准化、自动化,或者用计算机来模拟的。”邹朝晖表示,目前市面采用的高通量筛选目的是选出产量高、遗传稳定性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菌种,其中涉及了一些know-how 。如果单纯是从学校实验室研发出来的菌种,在遗传稳定性包括工业化放大这块,通常都会受到限制。
规模化放大的难题是环环相扣的。邹朝晖介绍道,首先是菌种优选,菌种的遗传稳定性是否足够、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否够强……扎实的技术实力必不可少,也许还需要一点好运气。其次是发酵过程控制,其中涉及生物反应器或发酵罐本身的设计,以及过程控制调参,这也直接影响着下一步的分离纯化。不同性质和用途的重组胶原蛋白,在分离纯化工艺上存在差异。
同时他也坦言,上述经验固然是工业放大的优势,但工业化放大更多是设备、选型、菌株筛选的试错过程,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捷径的积累过程。
专利壁垒,绿色发展
从技术领跑者成为行业规范的先行者
2023年9月23日,由聚源生物、西北大学、中国科学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共同起草的《重组胶原蛋白促人源细胞胶原蛋白分泌测定方法》、《重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测定方法》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不仅填补了重组胶原蛋白在两项测定方法领域的空白,进一步规范重组胶原蛋白在应用领域的标准化运作,更对重组胶原蛋白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能够制定行业团标的企业通常是业内的领军企业,具有技术、市场、品牌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这些企业也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行业责任和义务,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聚源生物聚焦重组胶原蛋白20余年,拥有超过40项重组胶原蛋白国内外发明专利。仅Ⅲ型重组胶原蛋白一个产品,就在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完成了近80份不同角度的检测报告。
“对于此类产品,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拥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和第三方的数据报告,能为行业团标的制定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邹朝晖告诉动脉网,聚源生物还参与制定了YY/T 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医药行业标准、T/ZGKSL 004-2023《化妆品用重组胶原蛋白原料》、T/ZGKSL 005-2023《重组胶原蛋白原料质量要求及功效评价方法》。
立足中国,服务全球
提供重组胶原蛋白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纵观聚源业务层面,公司已构筑起原料生产、自主品牌以及OEM/ODM代工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从原料开发、成品设计、批量生产的完整解决方案,覆盖医疗终端产品、功效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凭借高纯度、好品质和规模化量产能力,聚源生物与华熙生物、敷尔佳、上海家化、上美韩束、立白高姿、欧诗漫、爱茉莉Innisfree、e.l.f. 、科丝美诗COSMAX等全球超过300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而在功能性食品领域,聚源生物是国内率先通过美国GRAS认证的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供应商,其产品服务远销北美、欧洲、亚太等地。
在访谈最后,邹朝晖向动脉网分享了他对于重组胶原蛋白发展趋势的思考,核心概括就如聚源的文化一般 —— Let's evolve! 始终在蜕变的路上:
首先是地域上的扩散,目前重组胶原蛋白最热的市场在中国,中国已经占领了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和应用高地,并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重组胶原蛋白有望成为中国美业出口的里程碑。
其次是应用领域的扩散,随着多种类和多形式的重组胶原蛋白被开发,其应用将不仅局限于医美、医疗器械,而会拓展至个护、护肤、防脱、医药、食品、营养等领域,在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之余,不同市场的同频共振势必会带来潜在消费者几何级的增长。
最后从应用端的角度来看,当有新原料出现时,通常敏锐的新兴品牌会成为首批尝试者。然而目前市场,尤其是大型美业集团,对新原料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他们的躬身入局将使得其他中小企业快速跟进,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彻底爆发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一些。
重组胶原蛋白作为一片新蓝海,现阶段市场呈现出分散状态。像聚源生物一样能够大规模量产、品质稳定且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胶原蛋白的公司放眼全球寥寥可数。随着未来市场集中度的归拢,我们也期待着,下一个10年能与聚源生物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