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源生物
江苏省发改委批准重组人源胶原蛋
白工程研究中心
“十四五”重点专项课题负责单位
“十二五”“863项目”牵头单位
国家行标及团标标准的起草单位
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
聚源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仿生重组蛋白的产业化设计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行业领先的基因重组、微生物发酵、蛋白分离纯化等生物工程技术,单位表达量已实现28g/L,并建立了年产20吨重组胶原蛋白的工业级生产体系,表达量及产能规模全球领先。
聚源生物打造了基于重组蛋白从基因设计、菌株构建、产业化设计、吨级产能放大、下游应用研发、下游产品安全及功效测试的全产业链平台,建立了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的全方位产品体系。产品服务于全球的医药、医美、化妆品、仿生材料、食品保健等多领域的制造企业、医疗机构及终端用户,触达欧美、亚洲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
利用生物仿生技术
创造人类美好生活
成为全球重组蛋白行业领导者
质量领先,科技为本
专注、创新、高效、诚信
长沙聚源获“专精特新”企业殊荣
江苏聚源医疗完成新工厂投产
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国投招商、越秀产业基金
长沙聚源获高新技术企业
诸暨聚源获高新技术企业
江山聚源获“专精特新”企业殊荣
全球首发V型重组胶原蛋白
诸暨聚源工厂实现规模化投产
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千骥资本、赢创
泰州金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专项课题
长沙聚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上海聚源研发中心成立
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毅达资本
杭州聚源销售研发中心成立
江苏聚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浙江诸暨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江苏省发改委认定“江苏省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工程研究中心”
实现吨级化规模生产
承担的国家“十二五”“863”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启动1000L生产,开启产业和商业化历程
完成发酵工艺100L规模中试,单位表达量全球领先
获得国家“十二五”“863”项目支持
完成发酵条件实验室优化
获得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支持
完成基因设计及优化获得原始毕赤酵母工程菌
杨树林教授领衔在南京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重组表达人胶原蛋白项目立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主任,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微生物基因组学、系统与合成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方面。
曾参与启动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及相关生命“组学”研究,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机制,在细菌蛋白质乙酰化组和肠道微生物组等领域作出若干开创性工作。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学者。
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博士,日本庆应大学助理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
20年以上合成生物学研发经历,在微生物重组合成多种功能性生物制品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多项专利授权,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任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持科技部重大项目“微多蛋白生物活性”,实现产业化,建立三条生产线。
主持国家863项目“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表达胶原蛋白及高效分离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2014AA022107 ) , 863项目“空间微生物生物学效应”( 2008AA12A218)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BE2011837 )等多项科技项目。
杨教授拥有20年多年生物化工产品上的研发经验,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作为访问学者先后两次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进行合作科研,在J Med Chem. J Cell Mol Med. Bioorg. Med. Chem.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10余篇。兼任国家微多蛋白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江苏省生物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生物化工协会副理事长。1998年被评为南京市科技先进个人,南京理工大学“八五”期间科技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入选2014下半年度南京市321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为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首席顾问。
孔太先生曾任靖江化建工业公司经理、国营靖江葡萄糖厂厂长、党委书记、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等职,是我国VC工业的开创人之一。
参与研究开发的“低分子量肝素钠原料及制剂项目”获2002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先进分离技术的维生素C生产新工艺”获2004年度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和厦门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企业家”、“江苏省优秀知识分子”、“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现为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经理。
黄建民先生曾任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发酵车间主任、研究开发部经理、伦世仪院士工作站理事会办公室主任。
长期从事维生素C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及生物发酵类新品开发,作为企业主要技术骨干先后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3项(2006AA020303、2012AA023403、2014AA022107)、其它国家科技计划3项以及省级科技计划2项,申请并获批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领导的研发团队多项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生产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企业和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先后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2013年入选泰州市第四期“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博士,美国伯纳姆医学研究所博士后。主持多个科研项目,在Nature Chem Bio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多项专利授权。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合成生物学》副主编等。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浦江学者。韩国科学技术院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博士,美国塔夫茨大学博士后。
在肽段模块挖掘及重构、智能仿生及生物医用材料创制等领域成果斐然。在Nature Chem Biol、Nature Commu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多项专利授权。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浦江学者,华东理工大学青年英才校长奖特等奖获得者。
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博士后。
在蛋白质折叠、蛋白质稳定性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和方法开发。在Nature Struct Mol Biol、Nature Commun、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华东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聚焦医药及食品安全菌株毕赤酵母,开发新型高效的酵母底盘系统。
在Sci Adv、PNAS、Metab Eng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近30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分会专委会委员等。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特聘教授。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可植入再生修复材料在骨科、口腔、皮肤中的应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研究会基金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60余篇。
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南开大学理学博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方向。
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获批发明专利20余项;主导多项创面、组织工程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工作,具有完整的医疗器械研发、注册、转产经验;擅长创面修复、组织工程、医美等领域高值医疗器械的研发及产业化。
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料研发经理,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参与“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重要课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其中含欧洲发明专利1件);获“2009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PCHi2020芳典奖华彩工程师等荣誉;现主要从事公司重组胶原蛋白生产技术开发及其下游应用研究。
学历:
2003年9月-2007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 本科
2007年9月-2014年7月 南京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研究生 博士
工作经历:
2014年8月-2015年4月 河南辅仁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9月-2012年6月 南京理工大学 生物工程
2012年9月-2019年6月 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化工 博士
2020年1月-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化工 博士后在读
2020年7月至今 灯塔 COVID-19 测试中心
2020年9月至今 工作站负责人
2020年7月至 2020年9月 实验室科学家,作为格拉斯哥 COVID 样品检测团队的一员开展工作。实验室的工作量很大,每天都要完成目标,而且必须准确、高效地完成工作。晋升为团队领导后,获得了各种技能,例如:临床分子高通量实验室的经验、实验室环境中的监管经验、传染病检测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相关应用程序的故障排除、LIMS 和数据记录方面的经验,以及在压力下作为个人和大型团队的一部分完成目标的工作经验。
微生物学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聚源生物蛋白原料研发经理